2.4
施工工艺
2.4.1
工艺流程
墙面基层清理、浇水湿润→堵门窗缝及脚手眼、孔洞→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充筋→抹底层灰、中层灰→弹线分格、嵌分格条→抹面层灰、起分格条→抹滴水线→养护
2.4.2
操作工艺
(1)墙面基层清理、浇水湿润
1)砖墙基层处理:
将墙面上残存的砂浆、舌头灰剔除干净,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用清水冲洗墙面,将砖缝中的浮砂、尘土冲掉,并将墙面均匀湿润。
2)混凝土墙基层处理:
因混凝土墙面在结构施工时大都使用脱膜隔离剂、表面比较光滑,故应将其表面进行处理,其方法:采用脱污剂将墙面的油污脱除干净,晾干后采用机械喷涂或苕帚涂刷一层薄的胶粘性水泥浆或涂刷一层混凝土界面剂,使其凝固在光滑的基层上,以增加抹灰层与基层的附着力,不出现空鼓开裂。再一种方法可采用将其表面用尖钻子均匀剔成麻面,使其表面粗糙不平,然后浇水湿润。
3)加气混凝土墙基层处理
加气混凝土砌体其本身强度较低.孔隙率较大,在抹灰前应对松动及灰浆不饱满的拼缝或梁、板下的顶头缝,用砂浆填塞密实。将墙面凸出部分或舌头灰剔凿平整,并将缺棱掉角、坑凹不平和设备管线槽、洞等同时用砂浆整修密实、平顺。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偏差及平整度,根据要求将墙面抹灰基层处理到位.然后喷水湿润。
(2)堵门窗口缝及脚手眼、孔洞等
堵缝工作要作为一道工序安排专人负责,门窗框安装位置准确牢固,用1:3水泥砂浆将缝隙塞严。堵脚手眼和废弃的孔洞时,应洞内杂物、灰尘等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用砖将其补齐砌严。
(3)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充筋
根据建筑高度确定放线方法,高层建筑可利用墙大角、门窗口两边,用经纬仪打直线找垂直。多层建筑时,可从顶层用大线坠吊垂直,绷铁丝找规矩。横向水平线可依据楼层标高或施工+50cm线为水平基准线进行交圈控制,然后按抹灰操作层抹灰饼,做灰饼时应注意横竖交圈,以便操作。每层抹灰时则以灰饼做基准充筋,使其保证横平竖直。
(4)抹底层灰、中层灰
根据不同的基体,抹底层灰前可刷—道胶粘性水泥浆.然后抹l:3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墙应抹1:1:6混合砂浆),每层厚度控制在5~7mm为宜。分层抹灰抹与充筋平时用木杠刮平找直,木抹搓毛,每层抹灰不宜跟的太紧,以防收缩影响质量。
(5)弹线分格、嵌分格条
根据图纸要求弹线分格、粘分格条。分格条宜采用红松制作,粘前应用水充分浸透。粘时在条两侧用素水泥浆抹成45度八字坡形。粘分格条时注意竖条应粘在所弹立线的同一侧,防止左右乱粘,出现分格不均匀。条粘好后待底层呈七八成干后可抹面层灰。
(6)抹面层灰、起分格条
待底灰呈七八成干时开始抹面层灰,将底从墙面浇水均匀湿润,先刮一层薄的素水泥浆,随即抹罩面灰与分格条平,并用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铁袜子溜光、压实。待其表面无明水时,用软毛刷蘸水垂直于地面向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灰颜色—致,避免出现收缩裂缝,随后将分格条起出,待灰层干后,用素水泥膏将缝勾好。难起的分格条不要硬起,防止棱角损坏,待灰层干透后补起,并补勾缝。
(7)抹滴水线
在抹檐口、窗台、窗眉、阳台、雨蓬、压顶和突出墙面的腰线以及装饰凸线时,应将其上面作成向外的、流水坡度,严禁出现倒坡。下面做滴水线(槽)。窗台上面的抹灰层应深入窗框下坎裁口内,堵塞密实,流水坡度及滴水线(槽)距外表面不小于4cm,滴水线深度和宽度一般不小于,并应保证其流水坡度方向正确,做法见图2.4.2。
图2.4.2 滴水线槽做法示意图
抹滴水线(槽)应先抹立面,后抹顶面,再抹底面。分格条在底面灰层抹好后即可拆除。采用“隔夜”拆条法时需待抹灰砂浆达到适当强度后方可拆除。
(8)养护
水泥砂浆抹灰常温24h后应喷水养护。冬期施工要有保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