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作业条件
(1)主体结构必须经过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理、设计单位)检验合格并已验收。
(2)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是否正确.需埋设的接线盒、电箱、管线、管道套管是否固定牢团:连接处缝隙应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若缝隙较大时,应在砂浆中掺少量麻刀嵌塞,将其填塞密实。
(3)将混凝土过梁、梁垫、圈梁、混凝土柱、梁等表面凸出部分剔平,将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剔到实处,用胶粘性素水泥浆或界面剂涂刷表面。然后用1:3的水泥砂浆分层抹平。脚手架和废弃的孔洞应堵严,窗台砖补齐,墙与楼板、梁底等交接处应用斜砖砌严补齐。
(4)配电箱、消火栓等背后裸露部分应加钉铅丝网固定好,可涂刷一层界面剂,铅丝网与最小边搭接尺寸不应小于10cm。
(5)对抹灰基层表面的油渍、灰尘、污垢等清除干净。
(6)抹灰前屋面防水是提前完成,如没完成防水及上一层地面需进行抹灰时,必须有防水措施。
(7)抹灰前应熟悉图纸、设计说明及其他文件,制定方案,做好样板间,经检验达到要求标准后方可正式施工。
(8)外墙抹灰施工要提前按安全操作规范搭好外架子。架子离墙20cm~25cm以利于操作。为保证减少抹灰接搓,使抹灰面平整,外架宜铺设三步板,以满足施工要求。为保证抹灰不出现接缝和色差,严禁使用单排架子,同时不得在墙面上预留临时孔洞等。
(9)抹灰开始前应对建筑整体进行表面垂直、平整度检查,在建筑物的大角两面、阳台、窗台、镟脸等两侧吊垂直弹出抹灰层控制线,以做为抹灰的依据。
2.3 材料和质量要点
2.3.1 材料关键要求
(1)水泥:使用前或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必须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砂:颗粒坚硬,不含有机有害物质,含泥量不大于3% 。
(3)石灰膏:质地洁白、细腻,不含未熟化颗粒及其他杂质。
(4)胶粘剂:应符合环保要求。
(5)进入现场的材料应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2.3.2 技术关键要求
(1)冬期施工温度不低于5℃。
(2)抹灰前基层处理,必须经验收合格,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l00mm(做法同石灰砂浆抹灰做法)。
(4)当施工砂浆采用外加剂时,应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3.3 质量关键
(1)注意防止出现空鼓、开裂、脱落。
1)基体表面要认真清理干净,浇水湿润。
2)基体表面光滑的要进行毛化处理。
3)准确控制各抹灰层的厚度,防止一次抹灰过厚。
4)大面积抹灰应分格、防止砂浆收缩,造成开裂。
5)加强养护。
(2)注意防止阳台、雨罩、窗台等抹灰面水平和垂直方向出现不一致。
1)抹灰前拉通线,吊垂直线检查调整,确定抹灰层厚度。
2)抹灰时在阳台、雨罩、窗口、柱垛等处水平和垂直方向拉通线找平、找正套方。
(3)注意防止抹灰面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不垂直。
1)抹灰前应认真对整个抹灰部位进行测量,确定抹灰总厚度,对坑凹不平的应分层补平。 2)抹阴阳角时要充筋,并使用专用工具操作以控制其方正。